李彦波和他的开发团队

时间: 2024-04-03 05:24:53 |   作者: 米乐体育官网

  2016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会上,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工激光等单位共同自主研发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凌云股份研发中心总经理李彦波获个人一等奖。

  李彦波是兵器集团科技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并入选河北省知识产权人才库,负责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多个项目,拥有个人专利20项,发明专利2项。

  累累硕果,源自耕耘,从1992年起, 22岁的李彦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凌云从事研发技术工作,至今24载,一直辛勤耕耘在新产品研发试制这块“责任田”中,带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战无不胜的科学技术研发队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方兴未艾,由于市场的需求,汽车零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而凌云赶上了这趟“顺风车”,主动作为进入汽车主机厂国产化新产品研发阶段。

  当时主机厂所能提供的只有进口产品的样件,既没有图纸、又没有可参考数据,李彦波和他研发团队,只能依照产品样件一点点抠数据,再手工绘制出产品设计图和工装设计图、提交到试制班试制生产产品样件,再经产品认证,最后进行批量。

  要说,李彦波和他的开发团队打的一场攻坚战,那就是 为上海通用试制B型截面保险杠的国产化样件。加工B型截面保险杠材料,首先是过材料关,B型截面保险杠材料采取使用高强度钢,加工难度高、变形应力大;其次要解决辊压条件、滚点焊、辊弧切断等一个个工艺问题。当时,如果从国外购买成套设备与工装,需近4000万元人民币,对于刚起步成长的公司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国内这样的技术和设备在当时均是空白。怎么办?李彦波和他的开发团队决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在李彦波的带领下,技术与技能人员多次召开大大小小的“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大家献计献策,一个个智慧的小“火花”凝聚碰撞激昂,形成了一个个破冰开路的“巨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如期送出样件,获得用户认可,这一科研成果取得国家专利,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其身正,不令而行。”采访时,李彦波曾感慨的说:“在研发中心技术上无论遇到多难的事儿,我们的开发团队都能做到齐心合力,群策群力,共渡难关,他们这种攻坚克难劲头让我非常欣慰。”

  这朴实谦和的话语背后,有着李彦波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工作精神。在某一产品做轻量化改进时,重量降低,但工艺难度增加了,辊压成型难度非常高,一时想不到处理方法,困扰好几天,李彦波曾经把自己关在办公的地方里盯着产品件,两个小时一动不动,思考着解决方案,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次对设计的具体方案的论证与修改,李彦波与他的开发团队终于拿下“复杂辊压一次成型”这一块“硬骨头”,成为国内辊压技术的先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

  2003年,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没有涉及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的技术,而此时国外高端车型已开始大范围的应用。当李彦波获悉这一信息后,了解到在国际上“激光焊接和切割”技术难度比较高,工艺很复杂,设备也相当昂贵,而在国内“激光焊接和切割”这一技术还没有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于是他带领技术人员开始调研、考察国内生产“激光焊接和切割”技术的设备厂家,足迹遍及深圳、武汉、南京、上海、沈阳、长春,走访了国内可生产激光设备的各大厂家,提前进行了技术储备。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彦波了解到,在国外,一个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具备能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同步研发的能力。这个理念进入了李彦波的视野,在美国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参观考察期间,他一边参观,一边学习,一边洽谈,一边咨询,一边思索。回国以后,就带领孙后青、刘东海等小组成员实践同步设计、同步研发的思路,通过不断摸索学习、翻阅资料、搜集信息、与各大主机厂沟通交流,历经一年的时间,组建了实验室,具备了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和同步研发的能力。

  随着国家绿色环保政策的深入,汽车轻量化已是大势所趋,此时国内外资主机厂家开始应用热成型产品与技术。李彦波敏锐地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开始主导调研热成型产品与技术。目前,公司热成型技术,已成为公司的又一支柱产品,日臻成熟,成为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在同事眼中的李彦波,是一名“福将”,公司的研发项目无论多难,只要有他在,一准能拿下,如有神助;有同事说他是“铁人”,他周围的同事几乎都收到过他的“凌晨邮件”,哪怕是他在出国的途中,白天参观融洽地谈,晚上赶路,回到宾馆处理国内邮件至深夜二、三点钟,第二天他依然照常工作;有的同事说对他的评价就两个字“敬佩”,敬佩他精益求精的劲头儿,有时为“抠”一个数据,在试制现场一蹲就是半天;有的同事说他“没有架子”,在外出差的时候和普通技术人员同吃同住;有的同事对他“特别感激”,感谢他能够耐心地传授专业相关知识,使自己快速成长。

  事实上,“福将”也罢,“铁人”也好,都源于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在李彦波和他的研发技术团队中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习说,“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为了使公司蓄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司成立了预研部,进一步做好开发前期工作,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完成产品的仿真设计,扩大创新的范围和知识面,减少反复研究,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成功率、降低了研发成本。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研发队伍,另一方面加大培养现有人才力度,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组织相关培训,为未来研发队伍储备能量,成为凌云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

  凌云能够快速发展到今天,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彦波和他的开发团队这样的人,他们秉承“创新 开放 务实 奉献”的企业精神,践行“六个满意”的企业文化,怀揣“身为凌云人 胸怀凌云志”的不屈梦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凌云的发展才结出累累硕果。(安传钰 赵玲)